2024-10-01 08:00:44 100人浏览
荀子性恶的观点(即,性本恶),是中国思想史中,最早出现的性论。 其观点主要出现于其《性恶篇》、《正名篇》。但若要完整地了解荀子的性恶论,就还必须参考《解蔽篇》、《王制篇》等重要篇章。
荀子性本恶的含意
(1)荀子对善恶的定义是以后果界定善恶(治或乱),而非以人的动机界定。 即他的性恶论是后果论,由实际经验观察到的结果决定是性恶还是性善。
要了解荀子的性恶论必须分清楚性与恶,性是自然的性,不用学习就得到,不可努力就获得。伪是能够学习和致力于就可做到。伪有两个意思:一是作用方面,即人为;二是结果方面,人为所养成的人格。
(2) 【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从引文可看到,他说的性是人自然的本性或天生本性是取事实义,与即人的动物性,如他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关心自己的利益,顺着这种人性就只有争夺而辞让之德就会灭亡,并非说人的本质(essence)。
(3)他的性恶论是说人只顺从自己的自然本性的时候,会引起坏的结果,而“善”是后天学习和努力而得来。可以看出荀子是一经验论者,是由后果论看人性恶的。
他说要从人为的方法去改变恶的结果。孟子性善论的性是取本质义,即人与动物的分别,人内在的道德心,即四善端,人有向善的本性,内在的价值根源。而孟子也应该不反对人有自然之性,因为这明显在经验里观察到。性恶论的定义是如果人顺从自然本性而行,则引起恶果;而善是后天学习和努力而得。内含含义是虽然自然之性不是恶,但它是引起恶果的源头。从荀子在性恶篇一开始给出的论证是可以看到,虽然荀子未能解释价值的根源何在,但是这个定义是可成立的,因为我们是可以修正他理论中价值根源问题,如价值根源是外在于人的,如宗教。
荀子在”性恶篇”还用了很多论证证明性恶论。
如:
有曲性的木,有待于“矫正”才能直;
有钝性的金,有待于磨砺才能利。“人的自然之性”也有待于“师法文化”、“礼仪之道”才能“善”。 以伪(师法文化、礼仪之道)解释善可行,却并不能解释“性恶”的人为何以能有“人为之善”,也不能说明师法和礼义为何可以产生。
性恶论(性本恶)作为人性论的问题
一般学者认为荀子性恶论(性本恶)有以下的问题:
【荀的性恶论最大问题是没有道德价值根源,到最后向了权威主义发展。荀子只说“心”能观理,即可以分辨是非和善恶,但不是生出价值的根源,那么标准从可而来? 依照荀子的性恶论理解,道德最终会成为外在的工具的价值去令社会安定和诉诸权威主义。 孟子的性善论,说出人本有善,我们本有内在价值根源(四善端)。】
然而,这是一种误解。荀子可以站在下列几点来加以反驳:
关于道德根源的问题:荀子的性恶论认为“耳好声、目好色”。
注释
1. ^可以参考《孟子·告子篇·上》公都子列举当时的性论当中,并没有包括性恶的理论。
2.^ 性恶篇:“凡古今之所谓善者,正理奔驰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
3.^ 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4.^ 性恶篇:“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5.^ 正名篇:“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6.^ 牟宗三及其学生大都持这种看法。
7.^ 这是劳思光对于《荀子》文本的误解。参见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
8.^ 《解蔽篇》:“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夺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