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16:00:04 100人浏览
台风的形成需要几个条件,如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一个弱的热带涡旋、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同时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风向风速差别要小。
首先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摄氏度,而且是深度达60米的一层海水,同时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
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要消耗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中释放出的潜热才能供应。
另外在热带气旋周围还会产生强风,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
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会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所以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其次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会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
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而这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里面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运转。
然后还需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为零。
越向两极地转偏向力就逐渐增大,台风发生的地点大约在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使之产生了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最后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
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也就不易出现。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简称为台风命名法。
台风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在台风命名的国际规则出台之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台风的命名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