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10:15:14 100人浏览
1997年6月18日上午,重庆市各界3500多名代表举行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在讲话中表示: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支持下,依靠全市三千万各族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开发三峡、振兴重庆,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上午10时,五块象征党和人民神圣权力的牌子:中共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政治协商会议、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伴着雷鸣般的掌声,随着红绸的滑落脱幕而出。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赋予她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为什么“山城”重庆能够三次成为直辖市?
1939年、1950年和1997年,58年间重庆经历了三次直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一次直辖由日军的疯狂轰炸促成
1939年5月3日暮春,是重庆市城建局退休干部纪杏鸾永生难忘的一天。那天,时年13岁、从扬州逃难来渝的纪杏鸾和妹妹,正从菜园坝燕喜洞前往海棠溪上学,要从储奇门码头乘轮渡过江,快到码头时,“空袭警报响了,跟着炸弹就掉下来。”
那一刻,纪杏鸾还没有见到血,一直下到江边码头,才见轮渡中弹,几十个没来得及逃的乘客被炸得血肉横飞。此时,第二次空袭警报又响了,纪拉着妹妹拼命地往燕喜洞方向跑。整条街道乱成一锅粥,尸体、火光、烟尘、哭喊,就象末日降临……这场轰炸史称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市民3991人,伤2323人,损毁建筑物4889栋,使20万人无家可归,创下了当时世界空袭屠杀史上和最高纪录。
两天后,重庆就直辖了。事实上,非但普通百姓政要精英,对重庆直辖也不甚了解,因为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大轰炸上。那么,国民党为什么会在大轰炸的第二天宣布直辖呢?
重庆市档案馆研究员唐润明及三峡博物馆副研究员张仲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国民政府宣布重庆直辖,既未说明原因,也未阐明意义,且用词之少、内容之简,在战时命令中甚为少见,“我们认为这与五三、五四大轰炸后,重庆面临的特殊地位分不开,而选择于5月5日公布,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反击日寇的野蛮轰炸,粉碎日本军方关于国民政府迁都昆明或成都的谣言,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会亡、唯心决不投降的意志!”可以说,重庆的第一次直辖,是日军的疯狂轰炸促成的。
第二次直辖给重庆留下三座地标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时年18岁的上海姑娘陈虹(后任市顾问办公室主任)、小伙子徐雄(后任市委副秘书长)到重庆后,第一印象并不佳,“我们是随西南服务团进驻的。老实说,当时重庆虽然也叫中央直辖市,但和上海没法比,可以说是电话不灵、电灯不明、到处泥泞……”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为巩固政权,将全国划为六大区,每个大区都有隶属中央的直辖市,如东北4个,即沈阳、旅大、长春、哈尔滨;华北是北京、天津;西北是西安;华东是上海、南京、青岛;中南是武汉、广州;整个西南,就只有重庆。
但这时的重庆百业凋敝、敌特猖獗、物价飞涨,“困难如山啊!”市建委离休干部冯三义回忆说,“譬如,当时全市公交车只有14辆,,要么烧柴油,要么烧煤炭,熄火后还要人推。这叫直辖吗?”对重庆的困难,中央是有预见的。早在进军西南之前,重庆的组织机构就在南京搭建了;1949年7月17日,中央决定成立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央西南局;同年12月3日,重庆市军管会成立。
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中央直辖市,如果不把生产搞上去,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主政西南不到3年,重庆经济就超过抗战最鼎盛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市党史办文史专家艾新全说。当时重庆人口虽然只有110万,但创造的生产总值占西南区7000万人口的1/3强,占四川省的70%以上。生产恢复后,重庆的工业品源源供给西南五省区,并为抗美援朝生产了大量军工产品。
雄厚的经济实力,让重庆为和平解放西藏、维护祖国统一作出重大贡献。最初,党中央和毛泽东把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中央西北局负责,“1950年1月初,毛泽东在前往莫斯科途中,经再三考虑,任命在重庆的邓小平为解放西藏的总指挥,重庆也成为为解放西藏的大本营。”文史专家杨耀健对这段历史信作过认真研究。
1949年的最后一天,在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局常委会上,成渝铁路被提上议程。时值建国初,百废待举。全国至少有2条铁路亟待开工,一是刚成立的海军提出修从山东蓝村到烟台和浙江萧山的铁路,以备海防;二是宝兰、兰新铁路,以巩固西北边防,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当邓小平赴京向毛泽东请示时,毛泽东答: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若说不服,那就暂时搁置。
面对雄才大略的毛泽东,睿智的邓小平用了三招,“第一招,邓小平说,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作为西南首省,不修铁路不利于政令畅通。此其一。”“其二,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不仅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还可以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此其二。第三,中国人还从未自己设计施工建铁路,如成渝铁路修成,既可提高我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焉。”
杨耀键说,这三招让毛泽东下定决心:“修成渝铁路!”1950年6月15日铁路开工;1952年7月1日,全长505公里的“新中国第一路”建成通车了,成渝两地欢声雷动。除铁路外,第二次直辖还至少给重庆留下三座地标:市人民大礼堂、大田湾体育场、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而重庆第二次直辖市历程直到1954年7月,分局制度取消,西南大区、北碚市并入重庆后结束,重庆从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重庆与四川合并。
第三次成为直辖市先后提出四个方案
1994年秋天,当时分管民政工作的国务委员李贵鲜召集开了一次会。会上,李贵鲜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要他们论证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可能性。他强调,要大家只做不说,必须严守国家机密。1995年,李贵鲜等一行4人开始去重庆调研。
据介绍,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原因,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判断:一是四川省人口过多,是中国管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单位最多的省;其次,是为了便于三峡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再者,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成立直辖市可以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历时2年多的调研,他们先后提出了4个方案。一个方案是以三峡库区为中心建立一级政区,成立省或者直辖市,包括湖北宜昌,但后来觉得牵涉地方太多,不能精简效能,中间管理成本过高,放弃了;第二个方案,把万县、涪陵和黔江等划过来外,还包括广安、达川等也拿过来,但后来想,这么多贫困地区拿过来,重庆负担过重;第三个方案,就是直接把重庆地区升格为直辖市,这个办法得简单,不过无法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的问题,只能放弃。
于是便有了第四个方案,即现行的重庆市区划。据相关人士回忆,虽然调研非常低调,保密工作做得也不错,但1996年的春天,香港的报纸还是发布了消息——内地准备设立重庆直辖市,甚至连区划示意图也刊登出来。
这让调研小组的工作显得很被动。有关方面第二次赴渝便是为了查实泄密事件。很快,事情水落石出,原来是当地一家地方报纸的负责人走漏了消息。幸运的是,泄密事件没有影响到重庆直辖的进程。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