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11:00:02 100人浏览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并非是一开始决定就去的,而是随着长征途中军情的变化,不断的变换落脚点,最终才到达陕北的。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毛主席扭转了危局,拯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先后8次变更落脚点,这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也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缩影,更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困难。
那么,都是哪8个落脚点呢?
第一个落脚点:湘西
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军事反围剿的失败,再加上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经济的封锁,导致中央苏区面临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压力,难以支撑红军的生存和发展。红一方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10日开始长征。
红一方面军将最初计划转移的目的地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团会合。当时战略转移的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封锁线,然后沿赣、粤、湘、桂边境,到达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然而,红一方面军经过四道封锁线后,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000人减员至30,000人。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时减员3,700人,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时减员9,800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减员8,700人。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也就是血战湘江时,红军损失惨重,本次战役减员3万人。湘江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最惨烈、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场战役,也使红一方面军的元气大伤,好多革命战士倒在了鲜血染红的湘江里。
经过湘江战役后,12月初蒋介石已经判明了红军转移的战略企图。命令“追剿军总司令”何键在湖南洪江、 芷江, 贵州松桃、 铜仁、 石阡一带集结近二十万军队,又设了四道防线, 以阻止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与红二、 六军团会合。 国民党军很快布好一个口袋阵, 企图让红军主力进入包围圈。
第二个落脚点:川黔边
由于,已经得知国民党军队重兵布置好了包围圈,在12月12日召开的通道会议上,毛泽东从敌军重兵阻拦红军主力北上这一情况出发, 力主建议西进, 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 王稼祥、 张闻天和周恩来等多数人赞成毛泽东的主张。
虽然,通道会议没有做出具体的进军方向,但是出现了转机,没有钻入敌人的包围圈。会议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通过了西进贵州的主张,向黎平出发。
在12月18日召开的黎平会议上,毛泽东主张继续向贵州西北进军, 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 经过激烈争论, 王稼祥、 张闻天等多数人赞成毛泽东的意见, 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意见, 西进渡乌江北上。
会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明确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 “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黎平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向遵义方向前进。
第三个落脚点:川西北
红一方面军占领遵义之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利,严厉批评了博古、李德的左倾盲动错误,会议改选了中央领导机构,并决定了红军接下来的战略问题。
遵义作出四项决定: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期间,蒋介石对红军的围追堵截又作了新的部署,调集四十万兵力,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三万五千多人围歼于乌江西北地区。红军周围的局势变得更加严峻了。
会议提出改变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决定, 确定红军北渡长江, 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根据地。
中革军委决定,部队从1月19日开始逐次向北转移,在川黔交界处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20日,中革军委下达《渡江作战计划》,决定在宜宾、泸州之间北渡长江,进入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创立新的根据地。
第四个落脚点:川滇黔边
1月29日,红军一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这时,川军潘文华部三十六个团已部署在长江南岸的赤水、古蔺、叙永一带,防止红军从这里北渡长江。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恋战,立刻指挥各军团避实就虚,摆脱川军,进入云南省威信县扎西地区。
2月9日,军委纵队从大河滩进至扎西镇,红军总部驻在位于威信县扎西镇老街的江西会馆。在江西会馆戏楼,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扎西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回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的战略方针。
二是领导全国革命和指挥各路主力红军。
三是在川滇黔边区创建新的苏区根据地,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
四是部队轻装、缩编、扩红。
这次会议决定:暂时放弃遵义会议决定的北渡长江的计划,决定红一方面创建川、滇、黔边游击根据地
第五个落脚点:川西
渡过金沙江后,红军得到几天的休整时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城郊铁厂举行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
周恩来、朱德等发言支持毛泽东,称赞他在危急的情况下,采取兜大圈子、机动作战的方针,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北渡金沙江,才摆脱了敌人的重兵包围。
会议统一了认识,维护了团结,并决定立即北上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西苏区革命根据地。
5月15日 ,军委机关纵队离开铁厂, 到达白果湾。 中央红军为执行在川西或川西北创建根据地的计划, 继续北上, 经西昌、 泸沽进入彝族聚居的地区。
过了泸定桥,红军继续北上。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出《为达到一、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指示》,指出:“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 “我军必须以迅雷之势突破芦山、宝兴之线守敌,奇取懋功,控制小金川流域于我手中,以为前进之枢纽。”
此后,红一方面军迅速向红四方面军靠拢,一、四方面军会师在即。
第六个落脚点:川陕甘边
1935年6月13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和红四方面军在达维胜利会师。6月17日,毛泽东同朱德、 周恩来等翻越夹金山,至达维镇。 当晚, 出席红一、 红四方面军联欢会,毛泽东发表讲话。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关帝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两河口会议。这次会议,是两军会师后的首次会议。
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张国焘、刘少奇、邓发、凯丰,列席会议的有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林伯渠、邓小平等16人。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集中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问题。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作了《目前战略方针的报告》,重点讲了战略方针、战略行动和战略指挥3个问题。
6月28日,根据两河口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决定指出:“在一、 四方面军会合后, 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 首先取得甘肃南部, 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 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
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常委会议,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委员。同日,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张国焘、王稼祥联合签署的《松潘战役计划》正式下达。
两河口会议明确了中央挥师北上的战略方针,为一、四方面军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北上抗日及领导全国抗日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提出北上抗日的方针和口号,为后面红军到达陕北提供了战略性方向。
为了推动张国焘尽快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党中央政治局决定在沙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沙窝会议开了3天,1935年8月4日至8月6日召开。
8月5日,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决议重申两河口会议创造川陕甘苏区的决定。指出:红二十五、红二十六军等活跃在这一地区,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力量增大,西北几省反动统治薄弱,又接近苏联、蒙古,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会议确定:创造川陕甘的苏区根据地,是放在一、四方面军前面的历史任务。
第七个落脚点:陕甘边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
毛泽东作关于夏洮战役后行动方向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的行动方向, 一是向东(陕西), 一是向西(青海、 新疆)。 红军主力应向东, 向陕、 甘边界发展, 不应向黄河以西。 目前我们的根据地应以洮河流域为基础, 将来向东发展, 后方移至甘肃东北与陕西交界地区。
会议决定由毛泽东起草一个决议, 以补充6月28日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的决议。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 决定指出:为实现六月二十八日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基本的决定, 要求我们的主力, 迅速占取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流域(主要是洮河东岸) 地区, 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 以便取得陕、 甘之广大地区, 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继进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
第八个落脚点:陕北
由于张国焘私心太重,一意孤行。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先行北上。
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之后,到达哈达铺。1935年9月20日,在张闻天主持下,中共中央在哈达铺“义和昌药店”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组织工作、干部问题和部队整编问题。
哈达铺会议正式决定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的整编方案:陕甘支队下设三个纵队。
第一纵队司令员由林彪兼任,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副主任罗荣桓。
第二纵队司令员由彭德怀兼任(后由彭雪枫接任),政治委员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参谋长萧劲光,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第三纵队司令员由叶剑英兼任,政治委员邓发,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参谋长张经武。全支队共7000余人。
在哈达铺休整期间,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等中央领导人读到一些报纸,得知陕北一带有有刘志丹、徐海东领导的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消息。
同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召集团以上干部在关帝庙开会,毛泽东在会上宣布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193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甘肃通渭榜罗镇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在榜罗镇中心学校校长办公室召开的。
根据最近了解到的情况,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取得国际帮助,创建根据地的原定战略方针,作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策,提出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的战略方针。决定派一支部队与国际联系,取得国际的技术帮助。
榜罗镇会议之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迅速向陕北进军。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随后又同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2.5万里的长征。
由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存在,有革命和群众基础,再加上陕北地形属于山高沟深,适合红一方面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结束了长征。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终于找到了长征立足点和落脚点,抵达最后的目的地,胜利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
结束语: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一方面8次变更落脚点,最终实现了战略转移的目标,为抗日战争打下了基础。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时间 | 兵力 |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 | 大约86,000余人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 大约37,000余人 |
1935年6月同红四方面军会师 | 大约20,000余人 |
1935年9月单独北上 | 大约14,000余人 |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 大约7,000余人 |
1936年10月会宁会师 | 大约8,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