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节日:八月十五日——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2024-07-19 11:15:38  100人浏览

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它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书记载,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而祭月的节气则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这一天正好处于秋季八月的中间,因此被称为中秋节。由于中秋节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又被称为“月节”、“月息”、“追月节”、“还月节”、“拜月节”等。唐朝时,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中秋节源于古代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节源于古代秋报拜士地神的意思;第三种说法是,中秋节源于古代农民庆祝丰收的习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朝,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为三部分,因为秋季第二个月被称为“中秋”,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中秋”。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在中秋节时穿上便服,泛舟赏月。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说法。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据说古代齐国有一个丑女,名叫无言,她小时候非常虔诚,长大后以优秀的品德进入皇宫,但没有受到皇帝的宠幸。有一天,皇帝在八月十五日赏月时,看到了她的美丽,于是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的习俗由此而来。月中的嫦娥以美貌著称,因此人们在拜月时,会想象自己的面容与月中的嫦娥相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的蟾蜍到玉兔倒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变脸,这些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以月亮和月中的仙女为题材,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在古代,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人们抒发感情的绝佳时刻,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规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一天被称为“三秋之正中”,人们借此机会庆祝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并将其作为亲人团圆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成为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一直是统治者非常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考,恰好安排在八月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将科举高中者称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人们都会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清朝历代都非常盛行中秋节,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之一,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