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市属于哪个市哪个县(抗战名城安国市)

2024-07-09 23:00:30  100人浏览

  安国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太行山东麓,东北与博野县为邻;西与定州市相傍;西北与望都、清苑两县交界;西南与深泽县相连;东南与安平县接壤。安国境历代隶属不同,行政位置相应而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处河北省中部,保定地区南端。县城北距北京250公里,保定54公里;南距石家庄113公里;东北距天津235公里。定(州)河(间)、保(定)衡(水)公路于县城交汇,穿境而过。安(国)望(都)公路自县城向北至界折西北直达望都;安(国)束(鹿)公路自县城向南纵贯县城南部;朔黄铁路于县城北部横贯东西。

  安国是举世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古称祁州。汉高帝时(公元前200-公元前195年)封王陵于此为侯邑,取安国宁邦之意,命名为安国。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始置安国县。隋改名义丰县,唐改名度节县,宋改名蒲阴县,后改名祁州。民国2年改祁县,民国3年复名安国县。1991年改设安国市。全境486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驻地祁州镇,下辖六镇五乡,198个行政村。总耕地50.2万亩,总人口41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革命斗争新纪元。1926年,中共安国县大五女支部建立,马列主义传入境内。共产党的主张唤醒了劳苦大众。打“盐狗子”、反割头税、捣毁牙祭局、砸国民党县党部、抵制日货等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民众,革命斗争烈火燃遍全县。

  “七七事变”后,吕正操率人民自卫军进驻安国,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县武装特务队。1938年2月,中共安国县委成立,专设军事部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先后建立武委会,县游击大队和区、村武工队、游击队等武装组织。1937年10月,吕正操部人民自卫军一团赵承金部,奉命组建安国县抗日救国自卫队总部,任命王清元为主任。队址设在城内女子学堂。11月,成立县武装特务队,队员30余人,20多条枪。古文凯任队长,赵宝贞任政委。1938年5月,县委、县政府根据冀中首届党代会精神,在县武装特务队基础上改建县基干自卫队。队长张锡峰,政委冯树祥。队址设在北七公村。队员50多人,大枪40余支。同年,改称县大队,至年底,队伍扩大到450人。县大队经常配合正规部队或单独对日伪军作战,参加大小战斗21次,击毙日伪军98人,生俘伪军26人,缴获大枪59支,子弹数万发,大车30多辆,攻克日伪点碉8座。

  抗战期间,活跃在安国境内的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还有晋察冀抗日义勇军八支队,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第二十三大队、二十二团,1942年后改编为基干团,该部转战安国、定县、深泽、无极等地,在县内先后参加南阳、堼头、大五女、南张庄、流昌等多次战斗,重创日伪军;八路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第二十四大队,曾与二十三大队一起参加堼头村伏击战,后与二十二大队合编成十七团,主要活动在安国、博野、蠡县、定县一带,参加了三打郑章、攻打西伯章、田袁李等战斗;贺龙所部八路军游击第七团,曾在县内寺下一带活动;第四十五区队,参加过西安国城、北都等战斗,经常打击和袭扰修路、筑碉、挖沟、抢粮抓夫的日伪军;由冀中军分区独立第一营改编的第三十二区队,与县大队并肩在田袁李战斗;由冀中军分区独立第三营改编的第三十六区队,经常活跃在安国、博野、定州、清苑一带,拔据点,烧炮楼、袭县城,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冀中十八团,也曾活跃在安国、博野一带,参加过强攻明官店据点等多次战斗。1938年5月组建的安国五个区小队和村级民兵也是打击日军的重要力量,他们多次配合正规部队和县大队参加了东桄、北流罗河口、西固、攻打西伯章、智取曲堤炮楼等战斗。八年抗战全县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痛击日本侵略者。1730名抗日志士血洒疆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县人民积极恢复生产,发展经济,1946年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为之后的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开创了先河,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政工干部。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的胜利果实,安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解放战争,先后有万余人五次组成担架队、运输队,参加晋西、冀东、保北、察南、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输送军需、转运伤员,功绩卓著。安国民工团被授予“钢铁民工团”,许多民工荣获“支前功臣”、“支前模范”称号。同时,境内5000余名青壮年入伍参加解放军。其中700余名将士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