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先生的故事(东汉名臣杨震的故事)

2024-08-01 10:00:28  100人浏览


杨震是东汉名臣,是陕西省华阴市人,他是一代忠臣,也是位两袖清风的好官,因为十斤黄金的故事,流芳千古。



杨震少年时,父亲早逝,自此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租种土地,奉养父母,并且刻苦学习,还跟随太子的老师学习《欧阳尚书》。凭着他的努力,十几岁时就已博览群书,知古晓今。


20岁就开始开办学堂,教书育人。办学期间,杨震效仿孔子,有教无类,且不分贫富都可以过来学习。各方求学者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办学30年间,他的学生多达2000多人,被人称为关西孔子,一时间名声大振。


地方官府被他的孝行和学识打动,多次邀请他去朝中当官,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婉绝,只是安心地教书育人,奉养母亲。


杨震50岁时,有一天正在讲课,突然看见一只鹳雀衔着三条鳝鱼飞过来,停在讲堂的前面,一位学生捧着鳝鱼对杨震说:“鳝鱼是卿大夫等官员身上所穿衣服上的图案,您看,三条鳝鱼,象征三公之官,这是老天降下祥瑞,预示着您要高升了。”



杨震心想:天意难违,如果再有人请我去当官,就不再推辞了。况且上任后,也能更清楚百姓的疾苦,可以用自己几十年来学到的知识和智慧,更好地服务当的地老百姓,这也是一件美事啊。


后来大将军邓骘得知杨震才识过人,认为这样的贤才不能被埋没,应该出来当官造福百姓才好,于是把杨震招到自己府上任职,这次杨震接受了邓骘的好意。


自此以后,杨震仕途亨通,一直升到荆州刺史。在荆州任职期间,杨震发现了一位人才名叫王密,他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于是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也就是山东潍坊市昌邑县的行政长官。


杨震为官恪尽职守,为人刚正不阿,后又被升迁为东莱太守,也就是山东的烟台和威海这一带的行政长官。


去山东正好要经过昌邑,王密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听说了这一消息,非常高兴,心想终于有机会报答杨震的举荐之恩了。于是他亲自去郊外迎接杨震,将杨震送到了事先安排好的住处。



好久不见了,这次他们又机会聚到一起都很欢喜。两人上谈天文,下谈地理,又谈到怎样更好地治理他们管辖的地区,杨震还给了王密一些很好的建议,偶尔也会谈谈朝野趣事。酒逢知己千杯少啊,两人谈的十分尽兴。


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王密环顾四周,四下无人,仆从们都已经休息了。于是他从怀中掏出十斤黄金,双手捧着,送到杨震跟前,并诚恳地说道:“感谢恩师的相遇相知之恩,一点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还请您收下。”


杨震是个正直无私的人,他推荐人才的标准是真正有才并且品行不错。他从没想过以权谋私,更没想过需要别人的回报。


杨震谈兴正浓,没想到画风急转,王密竟然给他来这么一出。


他脸色一沉,说道:“我举荐你,是因为你有真才实学,是希望你能为昌邑县的老百姓做些实事,造福他们,并不是为了你来报恩的。我还以为你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你这样做太让我失望了!”


王密以为这是杨震的推辞之辞,坚持要送,还振振有词地说:“已经深夜了,又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恩师您就收下我的一点心意吧!”



杨震怒道:“上有朗朗青天,下有凝重厚土。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你做出这等鬼鬼祟祟之事,怎么对得起我寄予你的厚望!”


王密这才真正体会到杨震的廉洁自爱并非只是做做样子,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品质。他十分惭愧,赶紧向杨震道歉:“恩师莫急,我知错了。我向老师保证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清官,造福当地百姓,以报答老师您的知遇之恩。”


杨震的神情这才缓和,并嘱咐王密当官一定要廉洁,要为老百姓做实事,这才是真正地报答了他的举荐之恩。


这件事后,杨震被后人称为“四知先生”,他的住处也被后人称作“四知堂” 。


杨震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要求后世子孙以“清白”治家。他的儿子,孙子和重孙,也继承了杨震遗风,都做官做到了太尉,被世人称为“四世三公”。



杨震后来官至太尉,治家更是严谨,并要求子孙们平时只能吃粗茶淡饭,出门尽量步行,不给国家增添负担。


有人劝杨震置办产业留给子孙,杨震说:“让后人称呼我的后代们为清白吏的子孙,这就是送给他们最丰厚的礼物。”并且书写了「清白传家」的匾额,这块珍贵的匾额现今还在浙江金华,保存完好。


杨震一生门生故吏遍天下,为当时的东汉王朝培养了很多可用之才。他公正廉洁,大公无私的品行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后世子孙,也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