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09:45:31 100人浏览
“看不见的手”通常是指经济社会中市场的力量,而“看得见的手”则是指政府的干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看不见的手”的无穷魅力,即市场机制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
“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获得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自己的安乐。
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学说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没有市场失灵的假定前提条件之下的。事实上,“看不见的手”具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完全的自由放任会导致市场失灵,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并不总是达到其完美理想境界。
从资本主义的历史来看,自由市场并不是一个可以自行完善的体系,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就是市场失灵的结果。正如乔治·索罗斯所指出的,全球市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倾向于偏离平衡,甚至处在更严重失衡的边缘。它不断需要政治、财政、法律等可见之手的介入,以调整市场的无形之手。
面对各种危机,各国对资本主义制度也不得不进行改革。亚当·斯密自由竞争之“看不见的手”,不得不结合凯恩斯“看得见的手”实施政府干预。依靠政府运用各种工具来控制经济运行的制度体系即政府干预的思想,体现在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可以补救资本主义自发作用的不足之处。宏观经济学所开出的药方(货币、税收、利率)能够治疗资本主义的各种疾病,使它成为微观经济学所颂扬的“理想的制度”。
罗斯福设计的社会福利国家在美国经济崩溃后重新拯救了资本主义,这些改革实质上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没有遭到威胁,这些事情不会发生。
社会主义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的弊病明显暴露后作为一种治病良方而被创造出来的。
传统社会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政府调控的计划经济,但10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而易见,政府对企业统得过死,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在分配方式上忽视价值规律,平均主义严重,严重压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经济主体缺乏激励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致使国民经济在微观层面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从而造成社会的贫穷。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打破“姓资姓社”思想的束缚,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政放权,该政府的归政府,该市场的归市场。
如今的世界,已经看不到纯而又纯的自由市场经济,也不存在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存在一种融合倾向,任何国家都是这两种制度的混合形态,区别只是国家对市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程度不同。
各国政府一般都会采取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行,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市场运行正常。因此,经济理论上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争,主要集中在政府应在多大程度上对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而不是要不要调节的问题。
判断一个社会的好坏的标准是:公正、效率、持久。理想的社会中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市场解决效率问题,政府解决公正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相协调解决持久问题。
市场机制在许多领域决定价格和产量,而政府却通过税收、支出方案和法律制度来调节市场。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美国很多地方的立法与行政已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莱茵模式”的资本主义像德国、日本及北欧国家,更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强调集体成功、共决制和长期利益,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工会和结社力量强大。
严格来说,现在纯粹的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已不存在。属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不是问题的关键,从技术的角度,两者只有程度的不同,没有实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