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搏动处在哪(护考必背100篇--脉搏篇)

2024-11-08 08:45:32  100人浏览


脉搏: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

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

正常脉搏

正常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1.正常成人为每分60~100次,常为每分70~80次,平均每分72次。

2.老年人较慢,为每分55~60次。

3.胎儿每分钟110~160次。

4.婴儿每分钟120~140次。

5.幼儿每分钟90~100次。

6.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脉率的影响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老年轻度增加。

2.性别:女性比男性稍快,相差5次/分。

3.体型:体表面积越大,脉率越慢。

4.活动、情绪: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增快,休息睡眠减慢。

5.饮食、药物:进食、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时脉率增快,禁食、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时脉率减慢。

注意: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一般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摸脉

摸脉的方法:触摸动脉搏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般触摸桡动脉:把自己的一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

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

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触摸方法

异常脉搏

1.频率异常

(1)速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见于发热、大出血等患者。

(2)缓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

2.节律异常

(1)间歇脉: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为间歇脉。如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则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多见于心脏病患者或洋地黄中毒者。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体位改变时偶尔也会出现间歇脉。

(2)绌脉(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极不规则。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

3.强弱的改变

(1)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脉搏强大有力,常见于高热患者。

(2)丝脉:当心输出量减少、脉搏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常见于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3)水肿脉: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常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

(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常见于心包积液、右心衰等

(5)交替脉:脉搏强弱交替出现,常见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左心衰等

(6)重搏脉:正常脉搏波在下降支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搏波,比上升支低,常见伤寒等


脉搏

4.紧张度异常

动脉硬化时管壁变硬失去弹性,呈迂曲状,诊脉时有紧张条索感,如按在琴弦上。

YEAR END SUMMARY

测量脉搏的方法: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都可用以诊脉,常用桡动脉,其次是颞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1.诊脉前患者应安静,剧烈活动者休息20min后再测。一般病人测30s,将所测脉搏值乘2,即为脉率。

2.对心脏病患者应测1min,必要时听心率。

3.如发现脉搏短绌,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始”、“停”口令,计数1min。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


相关推荐